青阳县制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镁铝合金产业集聚发展
来源:青阳县人民政府 | 作者:大镁 | 发布时间: 97天前 | 14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建设全市“产业副中心”,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持续推进工业经济“扩规模、优结构、提质量”,切实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青阳县人民政府制定并印发《青阳县工业经济“扩 规模、优结构、提质量”三年(2025-2027年) 攻坚行动方案》。 为确保重点任务的完成,《方案》还制定了6个重点举措和3个保障措施。



 总体目标 

 ——坚持数量体量并重,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到 2027年底,全县规模工业产值较 2024年翻一番,力争突破 4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20%以上,三年力争翻一番;新增规模企业100户以上、总量力争突破 300户;培育年产值 50亿级企业 2户、力争 3户,100亿级企业 1户、力争 2户。 


 ——强化首位产业引领,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发展镁铝合金首位产业。到 2027年底,首位产业产值翻两番,占比翻一番,提高到 50%以上;机电装备制造产业与首位产业深度融合,产值增长 20%以上;窑炉产能压减 20%以上,钙基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农特加工业产值翻两番。 


 ——突出亩均户均效益,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营收年均提高 10%以上,到 2027年底分别达到 26万元/亩、350万元/亩;规模企业户均产值年均增长 15%以上,到 2027年底超过 1.3亿元。 


 重点任务 《行动方案》确定了三个方面的12项重点任务

其中,将实施镁铝合金首位产业集聚发展行动。瞄准镁铝轻合金,坚持镁、铝、铜协同发展,立足新材料,抢占新赛道。迅速做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全面扩大应用圈、产业圈、生态圈。到 2027年底,镁基、铝基、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基本形成年产 30万吨镁合金、40万吨铝合金、20万吨铜基材料及深加工能力,集聚产业链规模企业 80户以上,力争实现产值 250亿元,其中产值 100亿级企业 1户、50亿级企业 2户。 


 方案提出,要实施全链条突破,全力发展镁基新材料产业

推进宝镁轻合金项目稳步达产,2027年实现镁合金产能 30万吨、关联产值100亿元,争取在钛合金产业上有布局、有突破。发挥镁水直供、原料稳产保供等优势,加快推进镁基新材料双能谷建设,2025年、2026年逐年落户企业 5户以上,2027年力争镁水直供 5万吨左右。深入推进省级镁基新材料汽车轻量化配套产业集群、省级镁基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建设,强化与奇瑞、吉利、江淮等整车企业合作,紧盯镁合金轮毂等重点产品研发,新增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应用场景 5个以上,引进相关项目 25个以上,新增规模企业 20户左右。


支持路飞镁业等扩大规模,推进镁合金应用加速向自行车、电动车、童车等领域渗透,不断提高轻量化零部件以及家居家装等领域应用。抢抓低空经济、镁储氢、镁电池等未来产业,加强与央企、高校、上市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着力在无人机整机及零部件、镁储氢、镁电池产品中试量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各建成标杆性企业1家以上。围绕质量检测、表面处理、废渣废屑回收利用等配套环节,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圈,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镁基新材料生产基地、应用基地、创新基地和人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