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镁业发布2024年年报—加快镁全产业链发展
来源: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大镁 | 发布时间: 5天前 | 48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25日,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镁业”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8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7.91%。主要受镁价下行影响,镁材料及压铸产品毛利率下降,公司业绩同比下降。主营业务收入87.88亿元,其他业务收入1.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84%和2.16%。其中,国内市场营业收入77.49亿元,国外市场营业收入12.3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6.26%和13.74%。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19.27%,主营业务成本为77.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1.68%,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1.61%,较上年同期下降1.75个百分点。 




营业收入构成(单位:元)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的情况(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作为全球轻金属材料领域的领军者,宝武镁业拥有完整的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镁、锶等主要产品的市场份额全球领先。近年来,公司凭借原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积极向下游轻量化零部件领域拓展,形成了“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熔炼-镁合金加工-镁合金回收”完整镁产业链以及“高性能铝合金-铝挤压加工”特色产品系。 


宝武镁业成立后,依托中国宝武强大的汽车市场背景,国际化的市场资源,进一步加速公司产品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渗透;公司制订了“宜钢则钢、宜镁则镁、宜铝则铝”的全套设计和服务方案,为客户提供轻金属材料开发和应用的应用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镁合金、镁合金深加工产品、铝合金、铝合金深加工产品、中间合金和金属锶等。 


公司业务为四个业务板块:镁材料业务、镁制品业务、铝制品业务、矿产品业务

1、镁材料业务 

公司按靠近矿山的原则建立生产镁合金的公司,建立了从“矿山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既能保证原材料的供应,又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公司采用竖罐炼镁工艺,该工艺优势显著,具体表现为单罐产量增加、生产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升、还原罐使用寿命延长以及机械化程度提高等。通过这些优势,有效实现了节能降耗、成本降低与质量稳定的目标。此外,公司持续对炼镁技术进行改进,使得单罐产量得以大幅提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削减了各项成本。  公司目前拥有10万吨原镁产能及20万吨镁合金产能。公司子公司巢湖宝镁新建5万吨原镁产能、五台宝镁新建10万吨原镁和10万吨镁合金产能。公司参股公司安徽宝镁新建30万吨原镁和30万吨镁合金产能。 2024 年公司对生产原镁的大罐工艺进一步优化,有效降低了原镁成本。 公司对镁储氢压丸做了工艺改进,在保证储氢性能(储氢质量密度、充放氢温度、速率、循环衰减)的前提下,优化了切屑、压制工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提升材料可回收性,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 


2、镁制品业务 

镁制品事业部目前配备153条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吨位覆盖250T - 7000T,具备强大的多尺寸铸件业务承接能力,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公司镁制品业务发展初期,产品主要聚焦于汽车小件,例如方向盘、转向件等。近年来,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在积极拓展仪表盘支架、车载显示屏支架、座椅骨架、中控支架等中大型镁铸件业务领域的同时,不断推进一体化车身镁铸件业务。目前,公司已与采埃孚、吉利星驱、极氪威睿、汇川动力等重要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开展镁合金压铸中大件的开发工作,致力于在该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与发展。  


3、铝制品业务 

2024 年,公司对铝产品业务战略进行了优化调整,积极推动客户结构与产品结构的双重升级。加大了铝深加工产品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强了铝产品的盈利能力,铝产品对公司利润的贡献比例得以进一步提高。公司铝制品领域主要是挤压产品,有高性能汽车用微通道扁管、储能系统口琴管、汽车空调冷凝器、蒸发器热交换膨胀阀毛坯、汽车车身前后防撞梁、吸能盒、门槛梁等。  


4、矿产品业务 

公司子公司巢湖宝镁、五台宝镁分别持有白云岩矿资源储量8,864.25万吨和57,895万吨。公司参股公司安徽宝镁持有白云岩矿资源储量131,978.13 万吨。甘肃宝镁矿业有限公司永登县中梁子石英岩矿保有资源储量168.89万吨,永登中梁子南沟石英岩矿保有资源储量126万吨。资源保障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原镁及镁合金生产中的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为全产业链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1、资源储备优势和完整产业链优势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宝武镁业锚定新材料战略使命,积极服务重大战略,加速构建镁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一是以高水平自立自强为目标,依托“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熔炼-镁合金加工-镁合金回收”的一体化全镁产业链,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原创技术策源地。重点突破镁基固态储氢技术、一体化压铸工艺等关键" 卡脖子"技术,推动镁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绿色建筑、3C 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二是以工艺创新为牵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从矿山开采、原镁冶炼、合金熔炼到深加工产品和回收利用的绿色闭环,使“镁渣变镁宝”成为现实,引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2、合理布局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公司始终坚持以资源和市场为导向的战略规划,在全国多地区布局项目。近年来,公司完善了镁合金深加工产品的国内布局,南京精密、巢湖精密负责长三角与中部市场,博奥镁铝负责西南市场,荆州精密负责华中市场,天津六合负责北方市场。 


3、技术创新优势、迅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优势 

公司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司子公司巢湖宝镁、博奥镁铝和五台宝镁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惠州宝镁、南京精密和扬州瑞斯乐入选了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体现了公司在镁合金及镁铝变形合金领域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 


公司高度注重研发创新和技术积累,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公司先后组建了“江苏省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苛刻环境用先进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轻金属合金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新材料中试试点示范基地”等创新研发平台,设立了“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人才智力平台。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郑州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合作成立了联合研究中心。


2024 年,公司与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签署了“汽车用镁合金联合创新平台”合作共建协议并举办了联合创新平台铜牌揭幕仪式;组建了安徽省镁基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与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镁合金耐蚀与防护技术联合研发实验室”正在推进中;惠州宝镁技术中心被广东省科技厅评定为广东省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宝钢金属有限公司、宝武镁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决定在上海交大现有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合作共建先进轻金属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方签署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将按照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方案,齐心协力加快推进先进轻金属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自主开发了全套镁还原设备和镁合金生产加工设备,原镁生产节能降耗水平位于行业前列;公司还自主研发了大罐竖罐镁冶炼技术、镁合金熔炼净化技术和镁合金成型技术等,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利用公司已有的研发生产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部委及省级科研项目。


2024 年公司参与了5项镁冶炼相关行业标准起草和编制:镁冶炼渣回收处理规范、镁冶炼行业节能监察技术规范、镁冶炼生产企业节能诊断技术规范、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和低压固态储氢技术要求。公司拥有多项专利,其中2024 年新增授权专利115 项。通过知识产权与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奠定了公司在业内的领军地位。


 4、客户和品牌优势 

公司是全球镁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年产10万吨原镁和20万吨镁合金的生产能力,镁合金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2024 年,公司与氢枫(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镁基固态储氢设备市场推广、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展开合作;公司先后与江淮汽车、吉利汽车、赛力斯举办轻量化技术秀活动,推动镁合金材料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公司与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一款全球领先应用的镁合金轻量化新品——镁合金轻量化电驱总成,充分展示了镁合金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美好应用前景;公司与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镁合金机器人新产品,共同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引领行业发展“风向标”。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以“科技创新”为内核,通过绿色低碳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质变。镁产业的未来在于突破传统应用边界,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宝武镁业以高效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以镁合金储氢、电池材料等创新“开辟新赛道”,以低成本高纯镁提纯等技术“焕新传统产业”。一是加速推进镁合金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氢能储运等新兴场景的应用验证,推动中国绿色镁技术走向世界。二是坚定承担国家战略责任,以规模化夯实根基,以高端化提升竞争力,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重塑行业格局,构建全球最大镁合金生产基地,推动镁从“小金属”迈向“大金属” 时代,助推中国从“镁业大国”向“镁业强国”迈进。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1、以“成为全球镁产业引领者”为愿景,加快镁全产业链发展。 中国宝武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钢铁及轻金属材料业的世界一流企业”。宝武镁业作为中国宝武唯一的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平台,将坚决贯彻中国宝武的战略部署,积极优化镁产业布局,加快镁全产业链发展的步伐,努力打造“轻量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国宝武新材料主力军”。 

2、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定“四化”发展。 “四化”发展是中国宝武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方向引领。镁基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宝武镁业将坚定不移地沿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3、加快机制创新,推进融合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坚持“四有”经营原则,深推算账经营,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继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确保依法合规,强化风险防控。 


(二)2025 年经营计划 

1、全力推进原镁冶炼技术升级 

(1)加大对原镁冶炼工艺技术创新、持续降低镁冶炼成本。 

(2)加大对绿色炼镁工艺技术探索、储备低碳炼镁新技术。 

2、完善镁产业链布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完善产业链布局,优化新增产能布局节奏,定位产业链全流程,推进重点项目,有效降低成本: 

(1)青阳项目部分投产,大罐工艺进一步优化,降低原镁成本; 

(2)稳步推进五台年产1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 

(3)甘肃宝镁西铁项目部分建成,通过硅铁成本管控,进一步降低原镁成本; 


3、大力推动镁应用技术创新,推进镁市场开发 

(1)加大对镁重点产品技术再突破、扩大镁市场应用新需求 国内市场:加大在国内汽车、3C 产品、建筑等领域的市场推广力度,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国际市场:积极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和行业会议,展示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拓展国际客户资源。 

(2)加大对镁功能性未来材料研究,挖掘镁基材料应用新领域。 

4、优化存量资产,提升资产回报水平 

(1)优质资产强化运营:对于盈利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优质存量资产,加大资源投入,提升其运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资产的收益能力。 

(2)闲置资产的处理:对闲置的房产、设备等资产,通过出租或出售等方式实现资产的变现或增值,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5、优化资本结构,控制资产负债率 

(1)合理安排融资规模与结构 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长短期融资的比例;依据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营发展需求,确定合理的融资额度。合理采用多种融资方式,采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方式。 

(2)加强资金管理与运营效率 加速资金的回笼和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 


(三)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对策 

1、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我国汽车轻量化的不断发展,行业相关企业不断扩大产能,良好的行业前景也吸引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新企业进入镁合金压铸行业、铝合金压铸企业跨界布局镁合金业务均可能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公司的产品质量、价格、客户维护和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持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技术创新风险 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自主科技创新的深化以及与能源技术的不断融合,新技术层出不穷。若公司无法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上保持持续创新,将难以适应市场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变化,进而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前景产生不利影响。公司持续关注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与科研机构、高校及行业领先企业加强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化核心业务,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技术竞争力,确保在行业变革中保持领先地位,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和技术挑战。 

3、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为镁、铝合金及深加工,主要原材料为镁、铝金属。镁、铝价格受供求关系、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还与汽车轻量化进程、3C 行业需求等方面密切相关。若未来镁、铝价格大幅波动,将对公司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带来一定影响。公司提高原材料的自给比例,并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深加工产品的比例,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4、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 公司镁、铝轻质合金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目前,公司抓住汽车轻量化发展的契机,在稳定镁、铝合金基础材料供应的基础上,着力拓展镁合金汽车压铸件、镁合金建筑模板、铝合金挤压产品等下游深加工业务。汽车轻量化进程、3C 电子消费等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工艺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若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水平。公司拓展产品在各领域的应用,提高产品在各应用领域的渗透率,降低市场需求波动的风险。 

5、管理风险 近年来公司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业务规模逐年扩大,子公司数量也越来越多,对高水平研发、营销、管理、财务人才的需求大幅上升。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公司资产及业务规模将进一步增加,如果公司的内控建设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公司资产及业务规模的扩张,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审计,降低管理风险。 

6、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公司目前的生产制造过程对劳动力有较大的需求,近年来公司在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优化工艺流程等方面取得了成果,一定程度上抵减了人员工资上升的影响。未来,如果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公司将继续推进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升级,加强生产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 

7、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有一部分出口,以美元和欧元结汇,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公司通过远期汇率等方法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另外跟客户的定价方式也考虑汇率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