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正通过多元化供应来减少国防关键原材料的单一来源依赖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 | 作者:大镁 | 发布时间: 2天前 | 18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键原材料(Critical Raw Materials, CRMs)对于欧洲国防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制造先进军事装备(如无人机、雷达系统、导弹制导系统和电子战设备)所必需的。然而,欧洲在CRMs方面高度依赖进口,特别是来自中国的供应,这造成了供应链的脆弱性,威胁到其国防自主和安全。因此,欧洲正努力通过多元化供应、投资回收利用和开发替代材料来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以确保其国防工业的韧性和战略自主性。


国防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关注供应链安全问题,这不仅涉及零部件、平台和弹药,还包括用于制造过程的原材料。近年来,北约和欧盟发布了他们认为对国防以及更广泛的工业和技术韧性至关重要的原材料清单,一些欧洲国家也采取了类似措施。


北约强调,确保关键材料的供应充足与安全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北约的技术优势和作战准备能力”。这些担忧并非新近出现,但地缘政治的紧张、技术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以及欧洲各国推进能源转型计划的举措,使得这些担忧进一步加剧。


西方国家的潜在对手在某些情况下对供应关键材料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这些材料要么用于当前国防平台,要么是推动欧洲数字和工业发展以及能源转型雄心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况是西方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做出的选择所导致的。例如,由于在国外找到了更便宜的替代品,同时国内的环境担忧日益加剧,许多矿山和加工厂被关闭了。


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人们再次认识到供应链中断对关键行业可能造成的冲击,而当前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正加剧这些担忧,使得原材料供应可能受限甚至中断的前景变得更为严峻。事实上,近年来西方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和智库的研究都指出,西方国家在一些关键国防材料(如镓、镁、钨和钛)上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很高,而中国对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些担忧。


各国政府针对供应链风险问题采取了多样化的应对策略,例如通过多元化供应来源、储备物资、资源回收和强化国内生产能力来降低过度依赖并缓解需求波动和价格冲击。一项关键任务是明确哪些材料是关键的,以及评估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发布关键材料清单有助于将材料安全纳入政治议程,并为产业界和政界设定目标提供参考。立法也是一项有效措施,例如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它推动政府和产业界识别战略原材料依赖并评估供应中断的风险。同样,欧洲其他地区的协议和立法也越来越多地包含与关键材料供应安全相关的条款。


当前,一些国家正在采取多种“防御性”措施来保障资源安全,其中就包括投资开采和加工设施。不过,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一些艰难的选择,比如需要在遵守环境、社会和治理规则与以何种方式资助企业及产业之间权衡。另外一种策略是建立新的海外合作关系,并让现有的合作更加多元化。尽管这种“原材料外交”以及更广泛的“友岸外包”有助于降低风险,但它们也会引发额外的信任问题。


为了应对潜在危机,人们正在考虑囤积关键材料和组件,尽管这需要谨慎管理,但在危机中,囤积不仅能快速提供支持,还能给产业争取到恢复或重启生产的时间。政府和产业也可以通过材料替代和回收措施来降低供应链风险,但替代可能因材料特性的独特性和投资替代品的成本而变得困难。回收设备以提取组件和材料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这不仅因为提取材料的复杂性,还因为成本问题。然而,目前已有不少欧洲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


随着欧洲对日益恶化的安全环境的担忧加剧,加强国防相关关键材料供应安全的动力似乎正在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以及欧洲国家的能源转型计划和资金投入,可能为国防目的带来有益的衍生效益,反之亦然;毕竟,许多关键原材料在能源和国防这两个领域都是共通的。


由于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持续紧张关系以及中美关系的紧张,欧洲的技术、能源转型和军工计划可能进一步受到材料限制和短缺的影响。大西洋两岸关系的日益紧张又增加了新的复杂性。为了评估这些因素对欧洲国防部门的影响,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些材料在现代国防装备中的应用,这些装备是欧洲现有库存中的装备,并以下面图示的装备为例进行分析。虽然一些材料是特定于所展示的装备的,但许多列出的组件和材料也可以在其他多种国防装备中找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近年来,全球关键材料的国际供应链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固有的脆弱性。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步骤是明确哪些材料属于关键材料,以及为何如此,并评估这些脆弱点所在。为此,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在近几年发布了关键或原材料战略,欧盟和北约的关键材料清单存在重叠也就不足为奇了。欧洲各国政府正考虑采取“防御性”措施,例如投资开采和加工设施,以及建立和多元化合作伙伴关系,以降低风险。


发布官方关键材料清单,将材料安全问题提升至政治议程的核心位置,这不仅为行业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也为政治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欧盟在2024年通过的《关键原材料法案》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它旨在通过识别和管理关键原材料,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强战略自主性。


欧盟为战略原材料供应链上的国内产能设定了到2030年要达到的基准目标:即欧盟每年所需原材料的开采量中要有10%由欧盟内部完成,加工处理能力要达到40%,回收能力要达到25%。同时,为了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规定在供应链的任何加工阶段,欧盟每年对每种战略原材料的总需求中,来自任何一个第三方的比例不得超过65%。这体现了欧盟在关键资源领域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和分散供应链风险的决心。


 这项法案旨在促使政府和产业界共同识别关键原材料的依赖关系,并要求产业界评估其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更广泛地说,该法案还着重于扩大欧洲本土生产以及“友岸外包”(即将生产转移到政治上友好的国家),尽管后者仍引发了对信任问题的深刻担忧。预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将选定并支持首批涉及关键原材料的关键项目,这些项目也可能包括与第三国合作。此外,2024年9月发布的德拉吉关于欧盟竞争力的报告提出了多项举措,包括设立金融工具以加强供应链安全,以及建立关键材料战略储备。


2024年10月发布的尼尼斯托报告呼吁建立一项欧盟临时储备战略,但迄今为止,欧盟层面的立法在国防方面的关注程度远不及美国等其他地区,例如2024年的美国国防工业战略、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以及更早的公告,这些文件都明确突出了国防重点。此外,欧盟立法也缺乏类似美国前总统拜登政府时期“百日供应链审查”中那种详尽具体的内容。


各国政府正积极应对供应链风险,通过多样化供应来源、建立库存、推动回收和强化国内生产能力等策略,来减少过度依赖并缓冲需求和价格波动。同时,各国正寻求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加强现有联系,这一系列举措被称为“原材料外交”。例如,欧盟与哈萨克斯坦的战略合作以及与格陵兰岛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有助于缓解欧洲在钛资源方面的供应风险。此外,关键矿产也出现在英国与非洲、印度等地潜在合作伙伴的讨论中,这些讨论在技术投资和能源转型倡议的框架下进行。在欧洲内部,也已达成多项关于国防生产合作的双边协议,包括在欧盟弹药生产支持法案下增加生产能力。而美国则采取了不同策略,2023年将澳大利亚纳入其国防生产法案的国内供应来源定义,以便为关键矿产生产商和项目提供资助。


替代供应、原材料国内开采(如采矿或处理尾矿)以及重新将关键材料开采和加工业务迁回本土(即“reshoring”)的过程中,都会面临更大的生产压力,并且需要更严格地审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政策。由于西方国家的采矿业因劳动力成本高和环境要求严格而减少,美国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实际上使得中国能够以较低成本开采和加工稀土等关键材料。因此,当欧洲国家考虑将关键材料的开采和加工业务迁回本土时,要加快进程,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必须对现有和新设施的监管及许可流程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尽管健康问题几乎肯定会持续受到关注。


随着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CRMA)相关矿产开采项目的许可开始发放,相关案例也会随之出现。尽管成本上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美国和中国对关键材料和技术的限制措施,促使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重新审视并调整其供应链策略。西方国家限制对华技术出口的举措,被认为是导致中国决定限制关键材料出口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这种出口管制的应用可能进一步推动一些西方国家制定计划,以提高关键原材料供应的安全性,并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欧洲是否会受到类似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跨大西洋关系未来发展所带来新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