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镁工业以开放之担当托举轻量之未来强基稳供应赋能筑新篇
来源:府谷镁协 | 作者:大镁 | 发布时间: 6天前 | 78 次浏览 | 分享到:

府谷镁工业——镁链强基稳供应  轻量赋能筑新篇

——以“开放”之担当,托举“轻量”之未来


中共府谷县委   府谷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镁行业的朋友们:


大家好!金秋送爽,硕果盈枝,一年好景,橙黄橘绿!值此镁好的收获时节,我们齐聚镁丽的大运之城-运城,共享镁好资源,共话镁好合作,共绘镁好蓝图。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府谷县委、府谷县人民政府,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支持府谷镁工业发展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府谷县位于秦晋蒙三省交汇处,是陕西的北大门,全县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总人口25.53万,万里长城横亘东西,九曲黄河环绕于斯,煤、水等优势资源名扬四海,金属镁、煤电等特色产业蜚声海外,海红果、黄米等农特产品誉满全国,素有“黄河金三角”之美誉。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66亿元,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西部十强。



作为神府煤田、神府大气田、国家级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府谷依托230亿吨“富油煤”厚重底蕴,汇聚6亿立方米水资源、1300万千瓦发电、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6亿立方米铝矾土等优势资源,打造出“煤镁与共”的特色产业格局,构建起全球独有的“煤→半焦→尾气发电→硅铁→镁冶炼→镁铝合金→镁渣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呈现出“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府谷镁产业集群胜景。全县34家镁企建成产能70万吨,日产优质镁锭超2000吨,产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一,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地,占据全球近半份额,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镁生产供应基地,承担着守护国家战略材料安全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在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镁好事业,我们相聚于此。今年府谷的镁声主题是:镁链强基稳供应,轻量赋能筑新篇--以“开放”之担当,托举“轻量”之未来。


一、固本强链,筑牢全球供应“压舱石”

聚焦产能释放,构建稳产保障体系。锚定“镁业优先”发展定位,组建专班全程护航,书记、县长“双链长”挂帅,构建“政企直通”交流机制,对企业需求做到“有需必应、一办到底”,全力保障企业安心生产、稳产增效。打出稳生产组合拳,1亿元镁产业发展基金“靶向扶持”,税收等多项政策“一键兑现”,22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强力支撑,绿电直供价0.35元/度,用“绿色生产力”为企业降本增效,确保产能稳定释放。


强化市场调控,锚定价格稳定中枢。紧盯市场走向,针对市场价格波动,通过政府引导、协会推动、市场调控,建立“价格预警机制”,通过签订长期订单、套期保值等方式锁定成本与收益。推出“保供镁”大礼包,直接服务下游终端客户,对年度需求超过5千吨的下游企业,按照“不高于市场价”的标准,组织县内镁企业与下游企业点对点签订“保供协议”,明确最低供货量与价格浮动范围,价格锁定行业最优区间,保障原镁市场整体稳定。



深化储供联动,畅通全球流通脉络。原镁生产锚定“稳存量、扩增量”,全面释放存量产能,年产量稳在60万吨左右;投资135亿元推进榆镁30万吨、东方浩10万吨等5大全产业链标杆项目扩能,“十四五”末产能突破100万吨,建成全球首个百万吨级金属镁生产供应基地,月供应稳定在8万吨以上,确保供应链“不断链、不掉链”。持续实施镁动态收储政策,科学调控收储与投放,目前“府谷镁”存量6万吨(榆镁占5万吨),计划月存储量稳定达到10万吨,保障下游用镁需求。联合榆镁集团链接全球资源,打通“一带一路”贸易通道,组建全国最大镁仓储交易结算检验中心,共建共享麻黄梁10万吨智慧仓储中心、天津中转库及荷兰等3个海外仓,实现“产源地-中转站-应用端”三级联动,确保企业即买即用,全面做到有需必供、即需即供。


二、强基提质,淬炼绿色创新“硬实力”

标准引领升级,构筑品牌质量高地。府谷镁业人始终心怀“镁业之大者”,通过政府支持、协会牵头、企业联动,积极参与镁行业标准体系建设。2019年以来,共参与40余项镁行业标准编制,其中12项成功发布、8项在研、20余项急需标准已启动制修订工作,为推动镁冶炼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贡献了“府谷智慧”,推动府谷镁由“产能输出基地”向“技术标准源地”华丽转身。推行标准化、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统筹要素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制定评价机制,闭环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的精益化水平和整体效能,实现生产指标的“量增耗降”。全力构建府谷镁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打造“府谷镁”品牌,建成全国首条千吨级3N5A高品质镁示范线,镁企业均能根据客户需求批量生产国标90、国标95B镁锭及镁合金产品,满足多领域应用需求。


赋能科创融合,激活产业迭代引擎。以创新为核驱动镁产业升级,通过政府出资研发、联盟整合资源、共享科创成果的模式,全力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联合中镁协组建成立府谷镁产业专家委员会,建成中镁协研发中心等“四中心三基地”科创平台、榆林高新区“飞地创新园”,建设镁冶炼创新试验基地、镁合金铸造试模基地、镁基新材料深加工中试基地,实现“研发-中试-应用”无缝衔接,让科创成果“出了实验室就进生产线”;攻克了3N5A级高品质镁工业化量产难题,荣获2022年度国际镁科学与技术创新工艺奖;与陕汽合作成功研制出国内单体用镁量最大、减重超1吨的卡车车厢,全面拓展镁及镁合金创新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镁产业发展。




聚力低碳变革,书写绿色发展篇章。与有色院合作研究镁行业碳排放标准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限额取得实效,合作共建镁冶炼产品碳足迹核算平台建成运行,形成行业绿色发展新航标。聚力打造镁冶炼绿色低碳全产业链,紧抓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试点利好机遇,投入近50亿元推进镁冶炼全环节绿色化、自动化改造,DCS自动化控制系统、水气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球首创镁冶炼精准脱硝技术在玉丰镁合金落地推广,新万润镁渣制玉芯石、天龙镁渣CCUS碳捕集项目稳步推进,独创的“半焦尾气炼镁”模式将每年超70亿立方米工业尾气变废为宝(荣获国际镁协环保责任奖),镁生产全流程实现革命性的提规、提效、提质,府谷镁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全面提升,发展动能全面激活。


三、融合共进,激活产业协同“新生态”

深化链式协作,构筑产业共生体系。坚持集聚发展模式,围绕府谷镁“链主”产业,通过政府引导产业资源配置,聚力延链补链强链,强化镁及镁合金上下游纵向联动、镁钛及装备制造业横向互动,与中钛协签订镁钛产业联动发展战略协议,与伊之密、伯乐等智造企业合作研发智能装备及镁合金产品,以一产带一链、一链兴一群,聚链成群,集群成势,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区三园六中心”,构建起原镁-镁合金-终端产品的全镁产业链集群。



开放资源共享,缔造产业共融格局。向镁行业全面开放府谷镁实验实训基地、镁基新材料中试基地等“四中心三基地”科创平台资源,聚力聚智,联合攻关镁冶炼自动化、高强韧镁合金、储氢材料等“卡脖子”技术,共享科研成果。同时,我们郑重承诺,将向全国镁行业开放共享府谷镁产业发展20多年积累的经验、技术、数据等资源,推动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分工合作、互补互促,实现延链聚合的“深一度”到产业协同的“一条心”。


构建发展联盟,铸就产业共赢生态。强化跨区域、跨产业、跨集群分工合作,在中镁协的指导支持下,深化与山西运城等镁产业核心区的交流合作,组建跨区域镁产业联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质量规范,精准培育跨区域的特色镁产业集群,通过产业互济互补、资源共享共用、供需互通互惠,实现多产业协同发展,跨区域错位发展,全链条联动发展,形成“各美其镁、美镁与共”的镁产业共荣生态。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镁行业的朋友们,今日之府谷,正以开放之姿链接全球镁产业链。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镁生产供应基地,做好稳产保质、稳价保供、应用拓展,既是“府谷镁”的实力担当,更是“府谷镁”的时代使命。在轻量化革命奋进的新征程上,我们愿与各位一起携手并进,以“镁”为媒、以“链”为桥,共创“镁”好事业,共绘“镁”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