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杨永修表示,新能源汽车虽发展迅速,但续航、成本及环境效益等核心问题仍需突破,整车轻量化是降低汽车能耗的重要途径【中国一汽】。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通用五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转型关键期,建议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向使用低碳轻量化材料发展【SGMW上汽通用五菱】。 作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镁合金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正在为行业变革注入新动能。
镁合金密度约为1.8g/cm³,仅为铝的2/3、钢的1/4,同时具备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及优异的减震性能。此外,其导热性能远优于塑料,具备出色的电磁屏蔽效果,并可实现完全回收利用。这些特性使镁合金与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散热性能及环保要求的高度契合。
目前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应用颇为广泛。以电驱系统为例,采用镁合金的电驱总成相比传统铝合金,可减重 2.5 至 7 千克【汽车材料网】,有助于提升电机功率密度,优化车辆配重。 在车身结构方面,仪表盘、座椅、中控、抬头显示器等支架选用镁合金,减重成效显著。电池组件中,使用镁合金制造轻量化电池壳体,能降低能耗,延长续航里程。
海骊新材料专注于镁合金轻量化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致力于成为国内知名的镁基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产业园建设11栋生产车间,规划布局16条自动化生产线,配备200台(套)压铸及数控设备,其中1000吨至3000吨级智能化压铸生产线已全面投产。 公司依托完善的研发设施与生产流程,涵盖从新材料研发、产品设计、模具开发到精密铸造与表面处理等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具备年产各类精密压铸件100万套的能力。
镁合金作为高性价比的替代材料,正逐步改变传统金属材料的应用格局。相比铝合金,镁合金在多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同时价格也逐步趋于合理。 通过持续的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公司的镁铝合金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电机壳体、HUD 抬头显示支架、三联屏背板、座椅骨架等零部件,并成功进入多家整车制造企业供应链。 公司不断深耕镁合金精密铸造技术,显著提升产品的设计自由度和整体市场竞争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更加高效的轻量化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研发团队,在汽车用镁、铝合金压铸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发、设计与生产经验。 同时,与西安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展开战略合作,成立了海骊诺奖新材料实验室、河南省汽车用镁合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专注于镁合金高性能材料的开发、工艺优化及创新应用,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升级。未来,海骊新材料将继续依托区域镁资源特色和优势,精准对接时代轻量化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拓展产品在更多高端领域的应用。持续在镁合金轻量化领域发光发热,为推动行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