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镁合金青年学术圆满举办
来源: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 作者:大镁 | 发布时间: 9天前 | 5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4月19日,由全国镁合金青年工作委员会、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共同主办,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所、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先进轻质高性能材料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北大学航空宇航学院、苏州市先进材料产业科技镇长团、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镁合金青年学术会议”在江苏苏州盛大开幕!来自各地近60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沈阳化工大学副校长、国家高层次人才秦高梧教授,苏州大学副校长王云杰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北京大学郑玉峰教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陈先华教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吴沛东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董杰教授,亚稳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燕山大学彭秋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报文献中心罗东主任出席开幕式。会议开幕式由全国镁合金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工业大学信运昌教授主持。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先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近几年来,新能源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镁合金材料在信息、科技和医疗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性。陈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将打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新质生产力转化。   

 

  苏州大学副校长王云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对此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全国镁合金青年学术会议致力于加强镁合金相关领域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镁合金材料跨越式发展与产业自主创新。本次活动的举办,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必将为镁合金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更新更强劲的动能。    


沈阳化工大学副校长秦高梧教授作了题为《镁合金拓扑密堆相的生长机制与快速筛选》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基于镁合金性能提升受控于拓扑密堆相的调控难题,通过实验表征和高通量理论计算,研究了镁合金中复杂结构TCP沉淀的形核与长大的原子尺度机制,提出了抗蠕变镁合金新策略,可为未来耐热镁合金的设计以及探索其他合金体系中复杂结构的沉淀提供理论基础。    


北京大学郑玉峰教授作了题为《医用镁合金的材料设计与降解调控》的报告。该报告从国内外镁合金医用材料进展、医用镁合金材料设计、金属镁和镁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基础研究、表面处理及力学调控以及3D打印镁基可降解金属骨科植入物等方面对镁合金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郑教授指出,镁合金等医用金属材料在骨修复、口腔修复、神经修复、血管支架生物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海交通大学董杰教授作了题为《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及其成型技术》的报告。该报告针对镁稀土合金研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介绍了潜流式半连铸铸造技术、超导热加工技术和超高频微弧氧化技术等成型工艺,有望开发更低成本、更高性能镁合金材料,以及更安全、更智能成形技术和新功能镁合金材料及器件,将中国资源优势转化为我国高端制造产品优势。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先华教授作了题为《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研究与应用》的报告。陈教授提出了功能特性与力学性能协同调控新思路,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及深度纯净化制备方法,实现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交通等领域应用。他指出,为进一步推动镁合金大规模工程应用,需要研发低/无稀土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材料;并且随着重大工程和高端装备的关键产品不断提升的性能要求,同时兼具多种功能特性的新型镁合金将会有更多的需求。    


陈先华教授还作了题为《依托JMA打造学术共同体服务镁发展》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期刊的组织架构、学术影响力及其发展目标等。将依托国际镁学会、国际标准化委员会镁合金分委会等组织机构,构建镁合金成果发布和交流平台,打造以国际期刊、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镁科学技术奖为载体的镁和镁合金研究学者学术共同体,服务行业,助推全球镁合金研究和应用。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报文献中心主任、《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JMST)》编辑部主任罗东作作了题为“培育一流科技期刊、助力材料学科发展”的报告      。该报告介绍了JMST的基本情况以及镁合金相关研究在该期刊的发表情况。JMST进入中科院期刊分区材料科学大类1区和TOP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期刊奖等。    


会议旨在加强镁合金相关领域学术交流、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共赢发展,促进镁合金青年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科间交叉融合,实现镁合金材料跨越式发展,并带动产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大会设立了七个分会场,围绕镁合金相关领域开设主旨报告、邀请报告、墙报三种形式的交流。 此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通过分享交流在镁合金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镁合金研究发展创新方向和产业化前景,为镁合金材料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