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大连鸿森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大为等多位模具企业负责人到访产业园参观考察。此次来访围绕压铸模具设计配套、镁合金新材料的成型工艺及项目合作等主题展开,双方就产品与模具的协同开发进行了深入交流。
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公司展厅与核心生产区域,深入了解了海骊新材料在高性能镁合金轻量化产品方面的研发成果与规模化应用。产业园负责人孙强介绍了公司的生产工艺、设备配置及质量管理流程,重点展示了海骊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5G通信及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在高性能镁合金零部件的研发与批量应用方面取得的突破。
目前,海骊新材料具备年产100万套高性能镁铝合金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核心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壳体、HUD(抬头显示器)支架、PHEV电池包壳体及一体化压铸防撞梁等,已实现量产并进入整车厂核心供应体系。在生产车间,考察团了解了设备布局、产线自动化情况及质量控制流程,对公司在压铸设备配备、模温管理和真空系统配置方面的系统性与成熟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观过程中,双方围绕产品结构设计与模具开发协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海骊新材料在多个项目中实践了从产品设计阶段即介入模具方案评审的研发路径,通过结构优化与模流分析提升模具适配度与成型效率,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随着新材料与新结构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快速推广,海骊将继续完善模具前期参与机制,推动产品与工艺的同步开发,并在更广泛的合作基础上,不断提升复杂结构件的开发响应能力和压铸工艺集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