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投资—榆林资源优势
来源:榆林市外事和对外经济协作局 | 作者:小镁 | 发布时间: 2023-05-07 | 408 次浏览 | 分享到:

矿产资源

榆林矿产资源富集,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6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2021年,原煤产量5.52亿吨,比上年增长6.2%,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原油1094.66万吨,增长4.4%;天然气214.15亿立方米,增长1.9%。

煤炭:榆林是全国产煤大市,54%的国土面积含煤,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探明储量1490亿吨,分别占全省、全国煤炭储量的86%和10.8%。榆林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三低一高”特点,是国内最优质的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石油: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探明储量3.6亿吨,已建成靖边、定边、横山原油生产基地和延长榆炼35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天然气:天然气预测资源量6万亿立方米,已探明气田4个,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气田储量丰度0.66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属干气,甲烷含量96%,乙烷含量13%,丙、丁烷含量1.3%,有机硫含量极微,气质特优。已建成长庆靖边、长庆榆林两座天然气净化厂和西气东输、陕京、陕京复线、靖西、靖银等输气管线。

岩盐:岩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60亿吨,约占全国储量的52%和26%,盐层平均厚度达12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的岩盐矿区。平均品位96.47-98.16%,硬石膏型,大部分属一级品,盐质优良。

高岭土:高岭土预测储量10亿吨以上,探明储量3.7亿吨,居全国之首。

金属镁:镁及镁合金产业在生产规模、产量产值、市场供应等方面具备了雄厚实力,成为保障全国乃至全球镁产业发展刚性需求的“压舱石”,已连续11年在全球镁行业中保持“领头羊”地位,产量占比持续稳定在50%左右。

        电力资源

榆林是我国“西电东送”能源基地。近年来,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电网加快推进,截至2021年底,全市电力装机3804万千瓦,其中火电2463.9万千瓦;新能源1340.1万千瓦(风电731.6万千瓦、光伏608.5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达到电力总装机的35.2%,垃圾发电装机2.4万千瓦。发电量1448亿度,占全省发电量的56.1%,其中外送电量542亿度,内用电量689亿度。新能源发电207亿度,垃圾发电7613万度,水电6200万度。


水利资源

榆林市是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富集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2.01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2.1亿立方米,黄河流经榆林389公里,引黄分配指标尚有3.17亿立方米未使用。2020年全市累计完成水利投资34.52亿元,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黄石沟水库导流洞顺利贯通,干线工程全面开工;西线定边引黄提升改建工程正式通水;绥米子三县供水工程管道实现全线连通,成功试通水。


风光资源

榆林是风能、太阳能富集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2900小时,太阳能总辐射量5000-5200兆焦耳/平方米,属中国日照高值区。榆林长城沿线以北的年有效风小时数一般大于6000小时,测风塔10米高平均风速为5米/秒左右,风功率密度可达150瓦/平方米。


土地资源

榆林全市总土地面积4.3万平方公里,地域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西南部梁状低山丘陵区,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1.55%。

 


人才资源

榆林把人才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积极打造区域人才洼地,在实施“521英才计划”,推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柔性引才政策,引进一批高端人才的基础上,又实施了加强本地人才培养的“九大工程”,通过建设开放式榆林大学,新建多所高水平职业专科院校,培养了一批专业技能型实用人才。同时,依托科创新城引进和培养科研人才、创新人才,打造聚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能源创新的新城。

科技资源

2021年,全市组织评议登记科技成果102项,其中科技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58项,获“陕西省2021年科学技术奖”1项(三等奖),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5.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