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这一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在新时代正成为推动工业发展、助力碳中和的关键力量。从沿海到内陆,从青阳到重庆,从陕西到鹤壁,镁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见证了中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实力与决心,更展现了镁基新材料产业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前景。在镁产业的浪潮中,各地纷纷布局,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力求在镁的世界里书写新的篇章。
01、河南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聚焦镁合金新材料发展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等六大领域的突破,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其中,新材料领域中的镁合金成为重点发展对象,计划通过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拓展其在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
该方案提出,要突破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和镁铝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推动镁合金产品的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加强镁合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河南省镁合金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其在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进程。此外,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人才培养等,为镁合金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力推动河南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镁合金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总体来看,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这一实施方案,将有力推动镁合金新材料的发展,为河南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02、铜川铝镁深加工产业蓄势待发,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陕西省铜川市铝镁深加工产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在全省铝镁深加工产业链工作专班的推动下,铜川市正加快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铝镁深加工产业基地,目标是实现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晓兵对铜川市铝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铜川市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铝镁深加工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据了解,铜川市铝及铝合金产业链产值已经突破157亿元,具备30万吨电解铝、50万吨铝合金材料、100万吨铝深加工的能力。董家河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作为铜川市铝镁深加工产业的核心区,已经具备吸纳千亿级铝镁产业集群的基础和规模。
高晓兵建议,应进一步优化铜川市铝镁产业布局,支持企业在铝产业加工方面延链强链补链,推动铝镁深加工产业链实现现代化、集群化发展。同时,通过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加强部门协同和市区联动,引导产业规范有序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经营、园区化承载、集群式发展。铜川市铝镁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将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也将为陕西省乃至全国铝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铜川市有望成为中国铝镁深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03、青阳县委深入研讨镁合金产业,全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阳县委举办2024年第一期“领导干部每月一课”——“镁合金的特点和应用”专题讲座。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刘波教授受邀作专题报告。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汪峰主持讲座。青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晓兵,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县委宣传部部长朱凤英,县领导王明星、钱师农、翟建民、周林、周肖萌出席讲座。
刘波在报告中从镁的发展历史、镁基储能、镁合金的特点、降碳减排、汽车轻量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指出镁合金是能用在汽车上最轻的金属,轻量化潜力巨大,同时对解决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讲座主题鲜明、深入浅出、聚焦镁产业的热点议题和前沿科技,对青阳县镁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汪峰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全县上下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围绕宝镁“龙头”构建镁产业生态圈。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是实现镁产业发展的增量基础,要进一步聚焦产业重点,抢抓全省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打造全省镁基新材料汽车轻量化配套示范基地。要进一步招大引强,围绕国内镁产业基地和重点企业分布区域,开展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镁产业建链、强链、补链,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04、重庆布局镁合金产业,助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近日,在重庆市召开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中,两大镁合金储能研发项目正式启动。这些项目由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旨在开发中温释氢镁基复合储氢材料和高比能长寿命镁二次电池,以推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教授表示,镁合金作为一种轻量、高强度、易于加工的材料,在储能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我国镁资源储量和原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具备发展镁合金产业的先天优势。此次研发计划的实施,将有力推动镁合金产业在我国的发展。
两大研发项目分别针对镁基储氢材料的多目标性能协同设计和镁二次电池的关键材料与技术展开研究。项目团队将依托国家级平台和完备的实验装置,解决镁合金在储能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未来的镁储能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专家组成员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实施计划与方案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宝贵建议。项目团队表示将认真听取建议,加强团队合作与交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此次研发计划的启动,标志着重庆市在镁合金产业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有望为我国的镁合金储能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05、陕西铝镁产业千亿集群计划,创新驱动助力打造全球新材料高地
陕西,作为中国的西部重要经济区域,正全力推进铝镁产业的千亿集群计划,以创新驱动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全球新材料高地。该计划的核心在于推动铝镁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并围绕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进行重点突破。通过应用数字技术,陕西正加速铝镁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广低碳技术,优化能量系统,提升全流程绿色发展水平。同时,聚焦铝镁轻质材料产业创新集群,陕西超前谋划并储备了一批高质量项目,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合作投资,共同推动铝镁精深加工项目的落地开工。
为了培育领军企业,陕西正加快培育铝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链主”企业,并推动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链主企业流动。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品牌价值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等措施,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铝镁企业。
此外,陕西还注重铝镁产业的集群发展,发挥关中地区金属材料综合加工能力优势,打造全省优势铝材加工基地。同时,加强与省内龙头企业的合作,提升铝基、镁基材料的省内配套率,支持榆林铝镁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镁铝轻质材料生产加工基地。陕西铝镁产业的千亿集群计划,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领军企业培育和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致力于打造全球新材料高地。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的战略举措,陕西铝镁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06、鹤壁市政协调研镁基新材料产业,加速推进产业现代化
鹤壁市政协经济委员会针对“加快推进鹤壁市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由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王海军率领,深入海骊镁合金轻量化产业园、河南明镁镁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考察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就市场开拓、创新研发及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海军强调,镁基新材料产业作为鹤壁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链式集群集聚发展。同时,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调研组鼓励企业要聚焦主业,加大科研创新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鹤壁市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提供坚实产业支撑。此次调研旨在加快推动镁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镁产业作为新时代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青阳到重庆,从陕西到河南,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镁产业的发展路径,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镁产业基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持续扩大,镁产业将在轻量化、新能源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我们期待,在全球镁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镁及其合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绿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