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铸锻第四届科技大会启幕红旗E001后地板首件批产下线
来源:一汽铸锻 | 作者:大镁 | 发布时间: 2025-07-21 | 6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汽铸锻第四届科技大会启幕 擘画科技创新蓝图 赋能汽车产业跃升

07月11日,以“科技创领 铸梦未来”为主题的一汽铸锻第四届科技大会隆重召开。大会系统总结近三年技术创新成果,发布未来战略转型方向,并深入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高璞,长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延礼,中国一汽首席科学家胡金豹,以及重庆大学教授蒋斌等来自学界、企业界、中国一汽内部相关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大会对近三年核心科技成果进行了总结表彰。高璞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一汽铸锻在科技攻关与创新实践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勉励一汽铸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大力推进“全速科技创新”;要明确创新方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扩大创新生态,实现协同创新、互利共赢;要聚焦能力提升,打造高素质创新人才梯队。他表示,中国一汽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肩,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在开放合作中凝聚发展合力,在互利共赢中书写时代答卷,为中国汽车产业及铸锻产业高质量跃迁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红旗E001后地板批产首件下线


大会现场,一汽铸锻设计生产的红旗E001后地板首件宣告批产下线,标志着公司在超大型一体化压铸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依托自主研发的免热处理合金材料,结合全维度超算模拟仿真与3D打印模具技术,一汽铸锻成功打造出最优工艺解决方案,实现产品减重15%,以行业领先的轻量化成果显著提升整车性能。


创新驱动: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一汽铸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近三年,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5.1%,构建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开发体系;累计攻克54项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创收2.29亿元;申报专利256件,并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等7项行业大奖、2项集团科技创新奖及4项国际铸件金奖,为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一汽铸锻副总经理付辉公布表彰名单


战略担当:锻造关键核心科技力量一汽铸锻勇担央企创新发展重任,以新理念、新技术、新布局引领产业升级。公司打造先进材料研发、前瞻工艺试制和战略产品验证三大中心,构建覆盖“材料-工艺-验证”的完整创新链。聚焦材料与工艺突破,首创无冒口局部砂芯暗冷铁技术,应用OCC蠕化、微合金强化等前沿技术,满足极端工况性能需求;聚焦“卡脖子”攻关,成功突破高端V型缸体技术,开发出工程车多路液压阀体等高精复杂铸件,有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聚焦绿色低碳转型,搭建无机制芯工艺平台,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应用,开发一体化从动锥齿轮、大型轻量化四平衡块曲轴,掌握商用车压平前轴、大型工程机械链轨节锻件直切直冲等关键技术,为行业绿色化、轻量化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聚焦产业链延伸, 建成电机壳铸造-加工-压装全流程平台,成功开发红旗450减速器总成、AMT行星架等产品,实现价值链向高端延伸。


高璞参观一体化后地板


陈延礼参观超级工厂生产线


金锋参观镁合金产品


前瞻布局:领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面向未来,一汽铸锻正式发布中长期科技创新战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抢占技术制高点。公司前瞻性布局镁合金材料、工艺、连接及防护等关键制备技术,已开发6种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完成多种介质腐蚀及膜层兼容性试验,成功试制混动电池箱体、电驱壳、变速箱壳、减震塔等压铸件。建成国内领先的镁合金半固态生产基地,链条室下罩盖、电池端板及减速器壳体等产品抗拉强度提升20%,延伸率提升50%,以硬核创新实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一汽首席科学家胡金豹作《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报告


重庆大学教授蒋斌作《高性能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与思考》报告


辰致科技副总经理黄军作《一体化压铸总结》报告


《一体化压铸总结》报告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 一汽铸锻正以此次科技大会为新的起点,全力推进科技创新攻坚。未来,公司将持续以突破性、前沿性技术,驱动铸锻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加速跃升,用更卓越的科技成果,为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铸造坚实基座,共同绘就产业蓬勃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