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 626-2023《便携式工具用镁合金压铸件》标准解读
刘生庆 张雨薇
重庆大学
1、标准制订背景及目的 随着全球便携式工具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我国便携式工具获得强劲发展动力,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目前国内的生产能力达2亿多台,但我国便携式工具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目前还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比,但采用镁合金作为工具的壳体及传动箱体等,将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性能及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便携式工具应用镁合金零件后,除了可以显著降低重量,使之更易于操作和携带以外,还有更多的优势。例如,镁合金具有优良的阻尼性能,在相同载荷下减振能力是铝合金的15倍多,可以大大增强手持工具操作的舒适性,提高其部件运行的稳定性;镁合金具有很好的易铸造性和尺寸稳定性,可达到减少运行噪音、减少公差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与工程塑料相比,镁合金具有很好的耐凹陷性能和抗划伤能力,即使长期使用也能历久常新,手感舒适;镁合金具有优良的耐热和散热性能,可延长便携式工具的工作寿命。 由于镁合金在便携式工具上的应用优势,近年来手持工具生产企业的镁合金使用量呈几何数量增长,相关的生产商和用户依然采用YS/T 626-2007《便携式工具用镁合金压铸件》。该标准已经发布了十多年,其中涉及的技术指标已不能满足现有生产需要,不利于产品的技术进步及扩大出口,急需修订原标准,提高标准的先进性,向国际标准靠拢。 2、标准编制过程 2020年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0〕263号)下达了《便携式工具用镁合金压铸件》行业标准的修订计划,计划编号为2020-1526T-YS,完成时间为2022年6月。为保证标准的全面性及准确性,标准编制组覆盖了生产企业、检测机构、高等院校和下游用户等单位。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标准编制组前后召开了6次标准工作会议,并组织前往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宁波市泰利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调研,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产品质量情况及技术发展情况等,为标准的修订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提升了标准的实用性。同时,编制组通过会议、发函等形式在行业内对标准稿广泛征求意见。2022年11月,标准完成了技术专家审定,2023年1月顺利报批。2023年12月正式发布,并于2024年7月实施。 3、标准主要内容 3.1 产品分类 标准编制组针对市场需求量大,并且已经形成稳定工艺的镁合金压铸件牌号进行了调研。依据调研结果,在本次修订中新增牌号AM50A。为了更加完善对产品的分类,标准中增加了喷粉、烤漆、电泳等表面处理类别,以确保便携式工具用镁合金压铸件的产品牌号及表面处理的分类合理,质量得到保证。 3.2 主要技术指标 尺寸偏差方面,为了更加规范产品设计要求,本次修订对产品的尺寸偏差、几何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等进行了规定。为避免在实际生产中出现混淆或加工废品,还在标准中对压铸件涂装后的尺寸偏差是否包含膜层厚度进行了特别的标注。 力学性能方面,标准修订主要依据用户需求,并查阅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在标准中给出了AM50A、AM60B、AZ91D等典型牌号和状态的力学性能,注明了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的取样特殊要求,并对数据开展了有效验证。 此外,一般产品在出厂时并无明确要求进行X射线探伤检验,为了完善对产品内部质量的控制,标准修订时依据需方要求对产品进行内部质量检验。在气密性方面,大部分便携式工具镁合金压铸件不需要测试气密性,只有如射钉枪等功能性有要求的产品才涉及漏气率,在标准中也进行了体现。 膜层性能方面,编制组调研了国内用户的实际情况,按照实际生产常用的喷粉、电泳、烤漆三种工艺对膜层进行了分类,给出了膜层厚度、铅笔硬度和耐磨性的要求,并详细列出了干附着性、耐溶剂性、中性盐雾试验的性能指标。 外观质量方面,标准对压铸件表面的各种缺陷进行了详细规定,增加了对损伤、粘附物痕迹、凸起、顶杆痕迹、边角残缺等外观要求。修订时还参考了GB/T 12967.6《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检测方法 第6部分:色差和外观质量》中的规定,主要以供需双方商定的外观样件为质量验收标准。 4、小结 我国手持电动工具行业(整机和零部件)的出口率达80%以上,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国外的许多便携式工具制造商都把镁合金部件作为一大卖点。例如,德国便携式工具用复杂结构件已经主要采用了镁合金压铸件,在工具领域镁合金压铸件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本标准是以我国便携式工具行业的实际生产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订货合同要求,同时参照ASTM B94、ASTM E 505等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修订。标准全面覆盖了便携式工具用镁合金压铸产品的技术要求,与国外先进标准相比,本标准对Fe、Ni、Si杂质元素的控制更严,并且在产品的气密性、膜层性能、外观质量等方面都进行了特别规定,而相关指标ASTM B94等标准中并未涉及,因此本标准的技术要求更严格,综合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本标准在修订后,部分技术指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及用户的需求,并且增强了产品国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产品的出口,给生产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