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发出通知,就159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2日。该文件显示,《镁及镁合金粉》产品标准将要立项进行修订,开始公开征集意见。
《镁及镁合金粉》
Magnesium and magnesium alloy powder
国家标准计划《镁及镁合金粉》由 TC243(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43SC1(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轻金属分会)执行 ,主管部门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基础信息
本标准为修订标准,项目周期16个月,申报日期2022-05-25,公示开始日期2024-07-23,公示截止日期2024-08-22,标准类别为产品标准,国际标准分类号77.150.99,归口单位是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执行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轻金属分会,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起草单位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威豪镁粉有限公司、西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鹤壁江浪金属有限公司等。
目的意义
中国是镁资源大国,其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镁供应国,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镁及镁合金粉是镁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镁深加工产品
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生产铣削镁粉以来,距今已有60余年历史,由于镁粉易燃易爆、燃烧时易产生高温等优势,最初作为国体燃料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随着我国冶炼技术水平的发展,镁粉在炼钢脱硫方面的应用具有突出作用。据统计,2021年我国镁及镁合金粉产量为11万吨。
目前,镁及镁合金粉由原本单一的烟火、炼钢脱硫等用用途,扩展到航空航天、汽车、石油、化工、制药、冶炼等领域,可用于制造火炸药、烟火药、粉末冶金、增材制造、航空航天结构材料、生物医疗、保健食品、镁基储氢合金、闪光粉和照明剂等产品。
镁及镁合金粉外观也由颗粒状向超细、特殊形状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镁粉向超纯镁粉方向发展,目前的GB/T 5149.1规定的质量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目前镁及镁合金粉的需求。
GB/T 5149.1-2004《镁粉 第1部分:铣削镁粉》已发布近二十年,所引用的标准均已废止,其相关物理性能检测方法(包括松装密度、粒度、安息角等)需以附录形式列入标准中;超纯镁粉的应用,需要将新增牌号纳入标准中;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试验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内已形成统一的检测方法,需要在标准中进行明确;镁粉作为易燃产品,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中需要进行细化规定;根据市场生产情况,在铣削镁粉的基础上增加雾化法生产的镁粉,并规定相应性能需求。
同时,本标准中将整合GB/T 31974-2015《钝化镁颗粒》相关内容,GB/T 31974-2015《钝化镁颗粒》产品仅是对镁粉进行钝化处理,在GB/T 5149.1-2004已有相同规定。
本标准将整合GB/T 5150-2004《铝镁合金粉》相关内容,GB/T 5150-2004《铝镁合金粉》产品与GB/T 5149.1-2004中规定的纯镁粉化学成分不同,其性能指标差异不大,因此作为镁合金粉纳入GB/T 5149.1中。
本标准的修订符合《“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中二、建设重点领域国家标准体系中(三)制造业高端化领域中11材料标准中加快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标准升级换代的要求。
因此,急需对本标准进行修订,扩大标准适用产品范围,明确相应检测方法,规范镁及镁合金粉的技术指标,推动镁及镁合金粉行业升级转型,并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提升中国镁材料供给质量和水平。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镁及镁合金粉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火炸药、烟火药、粉末冶金、增材制造、航空航天结构材料、生物医疗、保健食品、镁基储氢合金、闪光粉和照明剂用镁及镁合金粉。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a)增加了牌号表示方法(见4.1);b)增加了雾化镁粉、球磨镁合金粉的牌号及典型用途(见4.2);c)增加了雾化镁粉、球磨镁合金粉的粒径分布、松装密度要求(见5.1);d)增加了雾化镁粉、球磨镁合金粉的化学成分要求(见5.2);e)更改了钝化处理性能要求(见5.3,2004年版的3.2);f)增加了燃点、阻燃时间的试验方法(见6.5、附录B、附录C);g)更改了包装要求(见8.2,2004年版的第6章);h)增加了新旧牌号对照表(见附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