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13日,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第三届西部氢能博览会主体活动——煤化工产业创新与绿色发展交流活动在榆林人民大厦举行。
榆煤基金总经理秦笙出席活动并作“榆林市煤化工产业推介”发言。
省政协副主席张晓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吕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能源陕西实验室主任陈忠伟,新华通讯社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陈二厚,省贸促会会长贾正兰,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何钟,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总裁曹文忠,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沈虹冰,市委书记张胜利、市政协主席王华胜、市委副书记李雄斌等在榆市级领导参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刚主持。
秦笙就榆林市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十五五”煤化工产业发展思路及榆煤基金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推介,全面展示了榆林市在煤化工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创新成果。
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十五五”发展思路
榆林1998年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以来,已经构建以煤制油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为核心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目前,全市现代煤化工主要产品产能约2400万吨,多项产品在全国占据重要份额。已吸引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陕煤集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建成投产20多个大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000亿元。
榆林拥有8个化工园区,包括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园区,管理总面积达425平方公里。园区要素保障充足,地价、水价、蒸汽及电价等成本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在技术创新方面,榆林建成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等多个高能级平台,突破煤间接液化等一系列“卡脖子”技术,装备自主化率达到85%,建成全球首台(套)技术装置12个、全国首台(套)技术装置16个。
“十五五”期间,榆林将坚持“严控、有序、绿色、安全”原则,推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加快原料基地向材料基地转变、大宗化工品向终端应用品转变、现代煤化工上中游向下游转变,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重点打造煤制烯烃下游、煤制芳烃-高性能聚酯、氯碱化工下游、高端涂料、专用化学品、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链,力争到2030年实现精细化工产品产能900万吨、产值突破1200亿元。
榆煤基金发展情况
榆煤基金成立于2018年,管理公司股东包括榆林财投、榆能集团、陕煤集团、陕投集团等产业平台。目前,榆煤基金在管基金8支,包括省、市、区设立基金,管理规模超过70亿元。基金出资人除公司股东之外,还包括华能集团、延长集团、长安汇通等知名机构,因此,榆煤基金兼具“政府投资基金”与“产业投资平台”的双重属性。 榆煤基金以“振兴地方经济、赋能产业升级”为使命,率先提出“Pre-招商”理念,已投企业包括6家上市公司、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推动制定标准500余项,形成专利1000余项,域外项目落地率达75%,带动投资超过50亿元,新增利税10亿元以上。 榆煤基金连续荣获“中国影响力国资投资机构TOP50”等荣誉,并入选2024年陕西省金融发展成果展。未来,榆煤基金将继续围绕榆林煤化工等优势产业,重点支持精细化工为基础的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相关领域,积极布局低空经济、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新兴方向,为榆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